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,古稱龍王山,位于方山縣境內,呂梁山脈中段,南距離石市32公里,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。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、36崖、24澗組成,主峰香爐峰,海拔2254米,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。它集“雄、奇、險、秀”于一身,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,素有“三晉第一名山”之稱,系我國北方道教圣地之一。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,并有壁畫、石刻多處。2016年榮升國家AAAA級風景區!

北武當山也叫真武當。相傳,凈樂王太子玄元14歲時誠心修道,經過42年風風雨雨的磨煉,在湖北武當山修成正果,被封為北方正神,這就是道教尊奉的神——真武大帝。被封為北方正神之后,真武大帝就決定在北方尋找一座山作為行宮,為了尋覓這座山,他先后99次游歷北方,當他第99次游歷北方時,一日他駕祥云來到呂梁地區的關帝山區,發現有一座山雄踞于群峰之間,頓時心中一亮,贊道:“好一座奇山秀峰”。但是,又感到主峰略低了一些,于是便用兩手指捏住頂峰,微微向上一提,峰頂頓時就升高了99丈,遠遠高于四周群峰,他高興地說:“又一武當山兮!”從此北武當山正式得名,并一直延用至今。

北武當山主峰四周幾乎都是陡壁懸崖,只有一條人造“天梯”可攀。來到山腳下,過五里黃土、五里沙路,便是1450余級就山鑿筑的石階,凡險峻之處,設有鐵索扶手。石階一線疊置,從下仰視,宛如“天梯”。游人攀登,每一步都可聽到悠揚頓挫的“石音”,形成獨特的“石樂”絕景 。沿著石階 ,奇松異石、廟宇石刻,掩沒在蔥郁的山林植被之中,相間點綴,相映成趣。

主要的山石景觀有:古猿望日、石豬受難、九龍出洞、石象守山、天壺傾露、石羊朝圣、石龜下蛋、石虎、石蛤蟆、龜蛇斗智等。主要的奇松景觀有:鴛鴦松、迎客松、托天松、母子松等。主要的懸崖峭壁有:千仞壁、舍身崖、鷹嘴崖等。其主要建筑有:對萬神廟、靈宮廟、山神土地廟、二龍廟、喬松室、三官廟、火神廟、龍王廟、黑虎廟、玄天大殿和太和宮等。

|